六月過去了,七月到來了。
ID4飛走了沒帶走covid19,七月七日不負眾望是晴天。
小暑剛走,東風未見(1),
我們正揪心等待著,十五天後無法計算熱度的
漫天紅霞 (2)。
註1:「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
註2:「小暑後,一日熱三分」
以上僅以一首不知所云的小詩,交代廢柴本人一整個六月跨七月,只交出一篇文章的原委。那就是熱!熱!熱!
熱到頭昏腦脹,熱到百無聊賴,熱到百廢待興,熱到生靈塗炭。
(而且光看這首詩也知道,這個人不僅江郎才盡,腹無詩書,沒才華還快沒氣了)
以前坐辦公室實在太不知道感恩了,空調那麼強,會議室那麼冷,椅子上掛著披肩隨時準備禦寒,腳還能穿全包高跟鞋,那麼幸福的日子我為什麼要離開他?簡直只是鮑魚魚翅吃久了想吃點肉粥而已,過太爽!這是我離開辦公室唯一也是最後悔的時刻啊!但說實在,在家時冷氣也沒少開,只是都沒法感受到辦公室或酒店那種乾冷,無情無義的,冰雪奇緣冷。真的非常懷念那種乾乾爽爽的感覺,現在只要一出門回家就要沖一次澡,一天洗個四五次是有可能的。
好了,這篇文章沒有要講身為一個面臨早更的中年大嬸有多怕熱,是時候該轉回來了。
家有國小孩童的家長們應該和我一樣,剉著坐等迎接暑假的到來。那種心情就跟看著迎面而來的颱風動態圖一樣,又能怎樣呢又跑不掉啊,只好看著它的路徑盤算一下損害管制damage control的措施。暑假到來之前,剛送走期末考,姊姊是中年級的最後一年,弟弟則是剛上一年級,對於準備考試的方法以及考試的重要性,照理來說應該姐姐要先懂,但弟弟年紀雖小也滿奸巧好學,所以我和史哥基本上對家中兩位尊客的成績要求與管教原則是沒有差別的。我們要求他們,期末考要考進前五名,否則暑假不能碰任何的3C產品,不管是手機、ipad還是switch。除了負面表列之外,我們也訂出正面獎勵,只要有一科一百分,就可以吃一次壽司郎。(不敢說吃藏壽司,因為每次去都為了扭蛋吃到要吐了)
在這個「期末考振興條例」實施之前,我跟史哥有過相當認真的討論。史哥首先提出「可不可以不要要求他們考第一名」,我知道他這樣問的理由,這篇文章後面慢慢我會提到,小學的時候我「總是考第一名」的故事。當時聽到他這個要求,我想說知我者莫若史,他真知道我很想這麼幹,發個第一名三倍券,但是,那也要我們的小孩有考第一名的潛力吧,我的意思是說,你去跟一個晨跑阿伯說「這次奧運志在參加就好」人家會覺得你什麼情況?我自己知道姐姐跟弟弟的行為與思想,他們是沒辦法像我小時候一樣「總是第一名」的,好了你現在很想揍我我知道,但是我說這句話是在褒獎他們,也是一種正面的肯定,慢慢看下去你會知道「總是第一名」是什麼狀況。
史哥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觀念,他覺得平時的段考或小考,考第一名跟考一百分一樣,都是在浪費時間跟浪費人生。在他的觀念裡,考試是一種工具,用來告訴自己,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地方。如果一張試卷讓你考了一百分,基本上是在說關於這個科目教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多告訴你的了,這對學生在學習上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好處,但是可以讓老師和家長感到有面子跟心花開。而考第一名的人更是令人鼻酸,他就是大家眼睜睜等著超越的對象,而且做為小孩,一旦考了一次第一名,大人們就覺得「你就該考第一名」,這種自找苦吃的事情他不幹。
說實在話以上我不太能相信是來自一個小學生真實的想法,如果是的話這個孩子也太腹黑了!不過因為公公婆婆不只一次跟我講過,當時兩人為了他的教育傷透多少腦筋,每天都要出去散步討論一個小時(我真心懷疑兩個走出去就不想走回家),轉了幾所學校,找了幾個老師……而且姐姐還在我肚子裡還沒出生時,公公就首先給了我一篇剪報,來自洪蘭的文章,類似「孩子不該背負你的期待」,然後婆婆也曾經很認真的跟我說「不要要求小孩的成績」(這兩位長者是有多徹底放生)。後來我就相信,史哥這個先生真的從小就很腹黑,而且將腹黑執行到底,把大人都洗腦了…..好吧講實在話,以一個「考一百分和第一名只會招來更多麻煩」的角度來說,我也沒什麼能反駁的地方,因為我的確就過著這樣令人鼻酸的國小生活。
就我印象所及,剛進小學的時候,還不太清楚考試是什麼,第一次段考大概考了11名,當時我的爸媽就覺得,可能因為我早讀,所以發展比同學慢,也可能資質就是平庸,沒什麼好要求的。(這段是聊天長大一點後聽爸媽聊天聽到的,當時扼腕為什麼不把好日子過久一點!)後來有一次莫名其妙考了第一名,便引燃了郭媽媽的鬥魂,她認真的覺得,我應該可以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當年周遭第一名考上大學的蘭陽狀元,還能公費留學攻讀博士,回來做一名教授。從此,我便過著「總是第一名」的狗屎人生,如果這樣看來,史哥的第一名很麻煩理論並不是悖論,而且相當有道理。
郭媽媽對我要求的尺度很廣,不僅有絕對指標一百分,而且有相對指標第一名;範圍不僅包括段考,也包括小考,這在今日我會覺得她是KPI達人。而且我印象所及,國小的時候一學期段考是有三次的,三次中間還包括無數的小考,不過也可能我記錯了,實際的考試是不是沒有那麼多?總之我整個國小時期就在分數跟考卷當中打轉。除了有學校作業,我還有額外買的參考書和模擬試卷。在學校考試之前,我會在家先寫參考書跟模擬卷,讓媽媽來改,如果錯的多,她會用很嚴厲的態度問我「這你怎麼也會錯?」「這麼簡單也不會?」,以致於我連參考書都不太敢有錯,寫完以後我會先自己對一下答案,再拿給媽媽改分。從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一律如此。如果考卷發下來,沒有一百分,是要檢討的;有一百分但沒有第一名,更要檢討。「第一名是誰?」「你看人家怎麼念書的?」「他是哪科贏你?他分數幾分?」檢討這部份沒完沒了,我不但要看自己的成績,還要背別人的分數。
我媽媽那段時間管教我的成績是滿變態的,但是我一直能夠理解她為什麼這麼做。身為家中的長女,她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工作沒多久就嫁給我爸爸,兩人相差九歲,婚後我爸爸希望她在家照顧就好,但她的個性和我一樣,喜歡新鮮,挑戰,成就感,也喜歡交朋友,待在家裡,她覺得自己的價值就只有一天三餐,每天吸地擦地跟照顧小孩。久而久之,她把所有人生的缺憾跟期待轉移在我的身上,而當時我的妹妹還小,她小我六歲,所以這個「考試煉獄」我是首批試驗者。現在我自己做母親,而且也過了一兩年賦閒在家的日子,其實完全能體會她的心情,比起理解更強的是一種佩服的心情。要每天盯孩子功課,看考卷,是一件多麼需要恆心與耐力的事情!就算再閒再沒事幹我也做不到,太心累了!在「全神貫注盯成績」這件事情上若不是我就是那個苦主,真的還滿欣賞我媽的。
沒法達標的話,處罰是有的,達標的話,沒什麼獎勵。但國小的我是乖順的,所以也沒想過「這樣做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冷言冷語也有,罰跪也有,讓你爸爸回來看看你成績也有(但我爸通常不會說什麼),挨罵也有,挨打也有。這些處罰我只是害怕一下而已,受過就好了,最讓我心裡難過的是,有一次段考回家,已經準備好沒有達標的說詞了,結果我媽聽完以後,只淡淡說了一句「我還準備了你最愛吃的草莓在冰箱,現在沒得吃了」。後來她應該還是有給我吃,我媽在照顧孩子營養健康這點上是無微不至的,而且不至於買一個家裡只有我愛吃的水果然後擺在那爛掉,太不合算。只是這句話讓我一輩子看到草莓的時候,再想吃,都會想想自己值不值得吃。
挨打那一段故事要特別拿出來好好說,我並不會因為考試考不好挨打,我只會因為頂嘴或說謊挨打。而那次挨打特別嚴重,也是我唯一在成績上說謊的一次(長大後跑出去玩,蹺課,偷交男朋友上說謊無數次😂)。當時段考都是半天,考完中午就下課了,而不知道為什麼,老師那次考卷改的特別快,第二天最後一節才剛考完,所有考卷都發了,名次也出來了,我連個清閒的下午都沒有。當然那次我考的不好,但並不想這麼快面對這件事情,我只想趕快回家打瑪莉兄弟,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所以跟我媽說「考試卷還沒發」。衰的是後來,我媽出門買菜,碰見也跟媽媽出門買菜的同學,一問之下才知道考試卷早就發了,不囉嗦回家拿雞毛撢子把我打了一頓,打到塑膠柄都斷了怎麼辦?再拿皮帶出來打。我的腿上一條一條紅腫的皮帶痕跡,她讓我跪著,跪到我爸下班,讓我爸看身上的痕跡,自己跟我爸交代是怎麼回事。
這在現在當然鄰居聽到,路人看到都會打113家暴報警了,但當時體罰小孩不算是什麼事,我媽她自己也是這樣被打大的。當然有不對的地方,不過長大後說起這些事,她也跟我道歉了,她現在根本是一枚被孫子踩在腳下的阿嬤,還會跟我的小孩說「不用考第一名,第二名就很好了」。張愛玲說「我心中希冀的母親跟現實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我則是「現在的媽媽跟以前的媽媽根本是兩個人」。事實上到國中之後,她就不再如此盯著我了(因為也沒辦法指導國中生的課業),高中大學我更是哪裡犯規往哪裡去,最後交代一下拿到該拿的就好。只是這種模式已經養成了我一種個性,就是如果沒有達到什麼目標,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會覺得自己「不配」,就像那盤草莓,再喜歡,吃起來再快樂,如果不是因為考試達標而贏來的,「我不配」。
我不能說這個教養模式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長大之後,一直以來我都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別人不用給我設什麼目標,我自己不會放過自己太久。但是實際上,這樣的習慣讓我很不容易滿足,也不容易快樂,一直到碰到史哥。所以我一直覺得史哥是上天派來打醒我的人形警鐘,這相識相處的十幾年來,每次跟他聊天,都有一種「原來這樣子的人也可以活的很好?」的驚訝,然後慢慢的把自己越放越開,越來越輕鬆自在,不過要改變也要花很久的時間,到現在也不是做的很好,只能說不常再有那種「我不配」的心情,更多的是「我快樂就好」。
回到這個主題「媽媽的心魔」,不,我沒有因為成績處罰我的孩子。我做的是另外一件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我們設下的考試振興條例是期末考前五名,當弟弟跟我說「這次跟上次一樣考第四名」的時候,我,懷疑,他,說謊….😓😓😓😓
因為自己小時候說謊過,所以我覺得,我秒問你怎麼可能秒答,而且跟上次的名次一樣?所以當時嘴裡說我知道了,行動上卻在弟弟睡著後,找出他的聯絡簿,寫聯絡簿問老師「請問Tyson這次的考試名次」。史哥也沒有阻止我,他只是問我為什麼你這麼急著知道?我說「如果他真的說謊,我要早點阻止他;如果他沒有說謊,我要早點除掉自己的心魔。」
隔天老師在聯絡簿上回答「Tyson這次是第四名,我昨天也公布過,他知道了」。其實我很開心這跟我的預料一樣,我的兒子沒有說謊,他不必要說謊,因為他並不害怕考不好,而我也不用再害怕,因為這種「我不配」的心魔,「總是第一名」的奇怪人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是不會發生的。弟弟用很直白的語氣說「我不都跟你說了是第四名嗎?我說過啦。」,我笑著說,對啊你說過了,是媽媽忘記了。
結果姐姐考了一科一百分,但沒有前五名;弟弟考進前五名,但沒有一百分。他們一個能吃壽司郎但暑假不能玩switch,一個能玩switch但不能吃壽司郎,怎麼辦呢?我告訴他們,跟紅綠燈鬼抓人一樣,可以有「救」的權力,姐姐可以救弟弟,一起去吃壽司郎;弟弟也可以救姐姐,每天玩switch的時間分給姐姐一半。兩個都各自達到目的,大家都開心。
這篇不是要展示我們家怎麼教出優秀的孩子,我的孩子在課業上跟一般社會標準上真的不能說優秀,但是在我心目中他們是非常讓我驕傲的。他們經常性的尋求快樂,在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間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跟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們有很多缺點,但是誠實而且說到做到。他們很少羨慕別人,不喜歡搶,不喜歡競爭,至於前五名或一百分,他們的學校是小型小學,一班不到25人,就算達標了也不能算什麼,更何況這社會的標準我已經越來越搞不清楚了,我也不知道孩子以後怎樣才能生存,而且老實說我希望他們可以去打電動跟玩ipad,那時候我會比較安靜,真的。
這篇想說的是,我的孩子教會我很多東西,也讓我慢慢在教養的路上,矯正自己的心。有時候有一種感覺,我教他們,就像在教當年的小時候的自己,如果那個小孩如果現在在我的面前,我會怎麼教她?某種程度上不能說不是一種reset。我也開心他們喜歡找我複習,找我幫他們考試,找我討論學校發生什麼事,考試前我們會一起擬複習計畫,然後每天到了睡覺前,他們會抱著課本,白紙跟紅筆,來我房間「考大學」,因為有一陣子我在準備考北藝大,所以他們覺得要跟媽媽一起「考大學」,我就胡亂考幾個生詞然後蓋角落生物章,更多時候我會說自己去念不用找我考。也要謝謝史哥,他真的是我看過最驚魂的一種生活哲學家,考試無用論,實用主義者,如果沒有他來激盪我的人生,我可能沒有辦法跟孩子相處的比較好吧。
這篇想說的是,我的孩子教會我很多東西,也讓我慢慢在教養的路上,矯正自己的心。有時候有一種感覺,我教他們,就像在教當年的小時候的自己,如果那個小孩如果現在在我的面前,我會怎麼教她?某種程度上不能說不是一種reset。我也開心他們喜歡找我複習,找我幫他們考試,找我討論學校發生什麼事,考試前我們會一起擬複習計畫,然後每天到了睡覺前,他們會抱著課本,白紙跟紅筆,來我房間「考大學」,因為有一陣子我在準備考北藝大,所以他們覺得要跟媽媽一起「考大學」,我就胡亂考幾個生詞然後蓋角落生物章,更多時候我會說自己去念不用找我考。也要謝謝史哥,他真的是我看過最驚魂的一種生活哲學家,考試無用論,實用主義者,如果沒有他來激盪我的人生,我可能沒有辦法跟孩子相處的比較好吧。
對於郭媽媽的描述,從小時候就認識我的人一定不會驚訝,不過現在才看過我媽的人大概會覺得我自編自導自演,沒辦法,我媽真的改變很多,改到讓我自己都覺得這些是不是幻想出來的。也要謝謝她,可能我本身就是一個好強跟愛好競爭的人,如果不是小時候那一段,現在我對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都會那樣要求,這樣孩子不快樂,我跟史哥在教養的觀念上也會大有歧異,可能會有很多爭吵,關係會很緊張。很多時候人生的經驗你都不能說是好或壞,在當下不行,在很久以後也說不准吧。
好了,下週二中午過後,暑假正式到來,父母的修煉場開始,屆時我應該有更多的心魔要克服,我都app預約驅魔士了。最後再以一段更不知所云的小詩作收,是我對孩子最想說的話:
其實不用考一百分
其實不用考第一名
其實大人都很心虛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
英文以後看看狀況再認真學
現在你身邊又沒有幾個外國人
弟子規完全不用背
寫的人都投胎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了
你爸說
只要能正當地養活自己
做什麼都可以
只要能照顧好家人
這輩子就是第一名
你媽說
做一個好人
一個快樂的人
一個勇敢的人
我也想跟你們學怎麼做
一個更好,更快樂,更勇敢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