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天熱烈的(?)猜謎,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提示「過年必吃的菜」,果然大家多數毫無懸念的選了....「佛跳牆」,想不到大家過年都吃很好 -_-佛跳牆不是只有吃喜酒會吃嗎? 僅有一位天資聰穎又自我節制 (佛跳牆很胖的好嗎)的女性友人猜中是蘿蔔糕,殊不知2019的最後一天廢柴人妻大放送,一下子甚麼糕都做了,不只蘿蔔糕還有芋頭糕,還有啥米碗糕,送給大家祝大家2020年糕糕糕,高到一個不行,比台北101跟玉山都高喔!
💃2020三糕齊發第一發-蘿蔔糕的食材 (非常的簡單):
- 蘿蔔 (一根做出來大概就是一個蜂蜜蛋糕長條形的分量)
- 在來米粉
- 蝦米,泡過的香菇,臘腸,這是比較港式的做法,再豪華一點可以加肝腸跟干貝。也有人喜歡吃甚麼都不加的純蘿蔔糕,那這些都可以不要,就蘿蔔跟在來米粉就好。
- 一個優秀的削絲器 (這個東西要怎麼稱呼它?) 底下這個黑色的是不行的,削到我手軟。
💃 後來去景美夜市旁買到一個八合一的削菜神器,跟前一篇介紹的碎碎平安小旋風一起買的,從此削甚麼都手到擒來易如反掌,盡情地給他削下去。
💃做蘿蔔糕沒有甚麼秘訣,唯一的撇步就是;找一個手腳俐落又耐操的隊友來幫你削蘿蔔,因為裡面最累的就是削蘿蔔,真的!
💃這樣晶瑩剔透的蘿蔔絲就對了,當天削了有三桶左右。
💃香菇泡軟切丁,臘腸切丁,蝦米切碎。
💃香菇、蝦米、臘腸進入鍋內略炒,炒出香氣。
💃將蘿蔔絲放入拌炒,炒到蘿蔔絲變略透明。
💃調製米漿,我試過很多輪,在來米粉跟水的比例是1:2到1:3之間比較適當,比如你用了300G的在來米粉,就大概加600ML到900ML的水。一根蘿蔔大概就600ML的水。這些都可以自己酌量加減。有些人會再加入一點太白粉幫助糕體凝結,我沒有加,所以後來會比較難切,但是比較純也比較吃的到蘿蔔絲的口感。看看大家自己的喜好。
💃將剛剛調製好的米漿倒入炒好的蘿蔔絲中並翻炒攪拌,記得關火時倒入,不然一下子就會變的凝結很難攪拌,等到攪拌均勻時再開小火。最後他會變成濃稠的蘿蔔絲漿,就可以關火準備盛裝了。
💃可以去超市或賣場買這種烘焙用的錫箔烤盤,或者家裡有相似的容器也可以,只要記得器皿內要抹點油,之後蘿蔔糕要脫模比較容易。
💃這張只是想展現一下我們家有專業的三層大蒸籠 👍在上海的時候買了為了在家蒸大閘蟹用的 XDD 還有以前的超給力山東阿姨會用他來蒸包子跟蒸餃。再說下去我要懷念到哭了。
💃大火水開後蒸30分鐘
💃這張圖裡的蘿蔔糕是我第一次試做蒸的,是甚麼都沒加的純蘿蔔糕,也很好吃。
💃蒸好後放置冷卻。可以現煎,或是冰入冰箱隔天再煎。我有朋友說這樣不煎也沒關係,他可以整皿用湯匙挖來吃光,想不到有人跟吃冰淇淋一樣在吃蘿蔔糕,真享受!
💃切片下鍋煎到兩面金黃,我取巧順道一起煎臘腸,這樣蘿蔔糕沾到臘腸的油也會香噴噴的。
💃攝影師捕捉我為了三糕齊發在廚房裡不停轉轉轉的身影。真的一整天我都在弄這些糕。
💃第一次的純蘿蔔糕煎起來就很漂亮很成功,底下兩張圖是女兒吃到有殘影,然後先生我來不及拍盤子就空了。兩個人還差點為了一條蘿蔔糕吵架,這真是作為一個主婦的無上光榮。
💃2020三糕齊發第二發-芋頭糕的食材 (更簡單):
- 芋頭
- 在來米粉
💃照慣例就是要不停的削芋頭。削芋頭要很小心,芋頭比蘿蔔硬太多了,削的時候很容易削到手,所以還是要讓專業的來。史哥當天削了三根蘿蔔,一大跟芋頭,不停的削,為了吃到想吃的真的付出了一切。
💃 跟蘿蔔糕一樣的步驟,先炒香芋頭絲,再加入鹽、白胡椒、香菇水調味,最後加入在來米漿。芋頭絲比較難炒軟,所以可以加香菇水悶一下。
💃一樣放入模具中,放入蒸籠大火蒸30分鐘以上。烹飪教學常常用一根筷子戳進去,拿出來的時候沒有沾著泥就是熟了,我覺得甚麼東西進了那個蒸籠大火蒸30分鐘都會熟吧,所以沒這樣戳很放心的就拿出來了。
💃我喜歡煎芋頭糕,他比較堅固成形,比較好煎,可以煎得很漂亮。看最後的橫切面,表面酥脆金黃,裡頭綿密鬆軟,像不像芋泥蛋糕?
💃2020三糕齊發第三發-啥米碗糕的食材:
- 大同小異,除了在來米粉、香菇、蝦米以外,我準備了油蔥酥,蒜蓉醬跟花瓜(本來應該是菜哺但我們家沒有)。還有鹹鴨蛋是一定要的。
💃油蔥酥,香菇,蝦米入鍋爆香。
💃好友的媽媽會自己用豬油炸油蔥,我也好想學,有機會一定要學到。
💃開小火慢慢將粉漿加熱到成半固體黏著狀,就可以盛到碗裡了。
💃先盛半滿的粉漿,加入剛剛的炒料攪拌,再加滿剩餘的粉漿。
💃最上面加上炒料、鹹蛋黃,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
💃蒸好後淋上蒜蓉醬,灑上蔥花,鹹鴨蛋白,燈燈,啥米碗糕完成!
💃看看這個自詡半個台南人,聽到我要作碗粿從鼻子哼出「甚麼」? 彷彿我不自量力褻瀆了甚麼神聖的聖物一樣,到最後也是吃到不要不要,有殘影的境界。
💃不過碗粿跟蘿蔔糕最大的不同是,一定要吹涼了,再蒸來吃,才會Q喔。下圖有碗粿乘涼的照片,很可愛。
呼! 50道奇怪料理就這麼作完寫完了耶!不禁對自己豎起大拇指👍好樣的。這一年中承蒙大家的關注與鼓勵,也謝謝我的家人總是無限制的支持我,陪我買菜,煮菜,然後像吃到甚麼米其林三星的東西一樣搶槽,把我作的所有成功,不成功,奇怪,比奇怪更奇怪的料理都吃光光。更要感謝 @JOYCE LEE @ BEMYGUEST 作我開始做菜的啟蒙跟啟發。我還記得這位美女廚神教我蘿蔔糕的時候是在上海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早上,我們在她家的廚房,她不停的切切炒炒,我在旁邊做筆記,一邊寫一邊想著我大概自己永遠不會做這道菜。其實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難,只要開始了,然後慢慢把左腳移到右腳前面,再接著把右腳移到左腳前面,這樣一步一步前進,有一天總會到達終點。(這是偷史哥在澎湖雨中痛苦三鐵的心得) 而且就算沒有到達終點也沒關係,就算只有一步,也是脫離了原點啊。
做菜讓我平靜,讓我心安,也讓我對生活有另一層的體會,活的踏實,對身邊的親人朋友好,讓他們開心,對生活中的高低苦樂有合理的期待,這樣就是一個好的生活,真正的生活不在他方,在廚房鍋鏟,在親人朋友的碗盤,在餐桌上的笑語中。祝福大家有平安喜樂的2020年,大家都培福有福,知福享福。
廢柴人妻2020年還會有奇怪料理嗎? 我想應該會,但是要再醞釀一下主題 XD (好像有很多主題很多靈感其實沒有),重點是不會100道也不會50道那樣累死自己了,慢慢來比較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